展覽

  • 夜山水 - 彭賢祥個展

    2015.08.15 - 09.13

    1968年出生的彭賢祥,在傳統的客家環境中成長,影響到他後來對於藝術創作的思索,並於九O年代創作出著名的「客家系列」。及至近年,他以夜山水為主題,抽離對於外在事物的關注,轉嚮對於自身生命歷程與自然的思索,回歸人性的本質。他利用油彩干刷的特性與畫布的肌理,打造出生命最質樸的面嚮。彭賢祥畫山河與星辰,頂上的光亮永遠是人類對於生命探索的原點,顯耀的星點流動遍布於山景上,暗示時間的刻畫軌跡,以星辰的長久存在對比人類的渺小時光。彭賢祥的山水不是大山大水的全景樣貌,而是經過選擇截取的片段,昭示了他的心靈狀態。彭賢祥畫的山水是對靜謐的探索,是對生命永恒狀態的追隨。他的山水作品斷裂了與自然的真實連結,從純粹心靈的狀態出發,展現山水不同的樣態。
    查看展覽詳情 >>

  • 意識圖景 - 趙博個展

    2015.07.11 - 08.30

    “意識圖景 - 趙博個展”呈現趙博2014 - 2015年兩組最新創作:“美麗新世界”與“流動的盛宴”系列,是為近年創作的總結,也是趙博創作階段另一個新的開始。
    查看展覽詳情 >>

  • 世界之窗-亞洲新趨勢

    2015.07.04 - 08.09

    此次展覽以亞洲當代藝術概念出發,索卡身為第一個引進東南亞藝術進入臺灣的藝廊,此次展出阿古斯‧蘇瓦吉(印度尼西亞)、納堤‧尤塔瑞(泰國)及蓋伯瑞‧博瑞多(菲律賓)等,其作品風格前衛並融入當地民俗發展出獨到的藝術語匯。索卡與日韓藝術界交流甚密,曾舉辦過韓國極簡大師巡回展,為臺灣最早展出的韓國極簡作品,此次展出樸棲甫著名的<描法>系列早期精品以及韓國當代水墨大家文鳳宣之作品;日本當代藝術則以草間彌生與奈良美智為代表,兩者皆是當前引領風潮的藝術名家
    查看展覽詳情 >>

  • 非黑造白 - 藝術家聯展

    2015.05.09 - 06.14

    臺北索卡於5月9日至6月14日舉辦「非黑造白」兩岸當代水墨展,參展藝術家橫跨兩岸,包含林葆靈、張天幕、張致中、王蒙莎、彭慧婷與楊鴻等六位年輕藝術家共計17件作品。作品材質從黑白墨色、彩墨設色到壓克力等現代畫材皆有;內容則分風景、記事、寫真、摹形等,徹底展現當代水墨的自由彈性。六位藝術家兩兩成對形成對話,構筑了此次展覽的三個子題”風景與情景”、”借氣與得勢”、”恍惚與靜謐”。
    查看展覽詳情 >>

  • 梳理貳:尋找“東方印”

    2015.05.01 - 06.28

    通過這次展覽“梳理貳:尋找‘東方印’”,我們希望說明的是,“傳統熱”熱的不僅僅是水墨,在當下,由於所謂當代藝術的屬性,這個趨勢涉及到的范圍會更廣,而不能僅僅針對於“新水墨”的藝術家個案。我們也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會意識到帶有強烈“東方印”的中國當代藝術會能成為國際藝術世界一股新的支流,帶給世界文明更深的滋養與補給。
    查看展覽詳情 >>

  • 復述分化 - 藝術家聯展

    2015.03.21 - 04.26

    本次展覽藝術家曾雍寧在藝術界以原子筆繪畫聞名,畫中多帶有植物生長的意境,這次作品<白色的印>與<風的記憶>雖然脫離過往畫中慣用的形象,將以往創作時應該被丟棄的筆桿化為創作主體,另外一件作品延續過去的花草生長,將花草形象轉化立體,這是曾雍寧首次嘗試裝置藝術創作。林葆靈的畫作以城市夜景聞名,這次的作品<Under the Table>邀請觀眾彎腰觀看桌子底下的光影,用夜光素材打亮黑暗桌影,每個人是否可以在桌底下的世界尋到心中想找的東西?林葆靈多年來第一次使用夜光膠閃現燈影,有別以往的華麗燈火,此次是低調沉潛的光輝。賴威宇則是新生一代極具實力的繪畫頑童,總是以獨特的視角詮釋壓抑扭曲的社會;此次展覽他將桌子畫作鋼琴,側拍一位鋼琴家演奏這部琴,殘缺的沒有琴音的曲子<What a wonderful world>,再如何美好也彷若幻影。賴威宇首度跨領域嘗試錄像創作,並且融入音樂作品與裝置結合交會。裴靈此次的作品<小鎮I>與<小鎮II>思考桌子的更多可能,她將之拆解再翻轉組合,變成堡壘與小房子,就好像模型玩具一般可以隨意擺置形成不同的趣味。
    查看展覽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