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
呼峰喚語 - 洪凌個展
2010.08.21 - 10.24
洪凌,一位結合西畫技巧,體現東方藝術的大家,瀝舊淬新,將內心五感的體驗無限延伸至眼前的自然,用視線、呼吸、聽覺、觸感、味道重新塑造個人的Scene(景)。
有人用女性的身體去形容洪凌的景。那層層堆疊的霧氣白,籠罩著大筆滴灑的桃李粉,隱約閃爍在枝椏後頭兒的嫩芽青,垂掛在那剛碩的山石褐旁邊,據說是女性脖子後頭連接發際的肌膚、是剛睡醒還帶點干澀的唇、是脊椎後面那條淺淺的溝槽,是女性的呼吸、濕潤在吐氣。也有人用味道來替洪凌的景命名。濃的化不開的茄紫,角落邊那道膚白,從底部噴張的黑色線體,是廚房裡炒鍋中的飯香、是化妝臺上那剛拆封的粉撲味、是墾丁海邊的細沙味兒。 -
搖木馬 - 索卡好樣臺灣青年藝術家聯展
2010.07.03 - 08.08
索卡藝術中心以經營20年的眼光審視藝術作品的內在價值,並以 “觀察藝術家之未來發展性” 為前提。由2008年的凝視與瞥視(Gaze & Glance)開始,至2009年的微芬閃爍(Flicker of Fragments of Fragrance),過去二屆曾參加徵件展出的藝術家,在往後的發展表現亦可圈可點,如2008年同時於Art Taipei新人專區(MIT)展出的賴易志、2010年高雄獎優選的陳卉穎與徐小涵、2010年入選的蔡孟閶、2010年觀察員特別獎的蔡宗佑,以及2010年高雄獎得主黃郁雯。索卡藝術中心在2010年則以搖木馬(The Rocking Horse)為主題,再次舉辦索卡好樣—臺灣青年藝術家徵件。 -
雲端 - 亞洲當代藝術大展
2010.04.22 - 06.06
來自於臺灣的索卡藝術,度過18個年頭,是臺灣最早到內地發展的畫廊。今年4月北京索卡藝術中心遷往798藝術園區,開館展以亞洲為定位再出發,一方面顯示創辦人蕭富元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另一方面宣示本展共同策展人蕭博中,索卡少主接班運營的方嚮,將以亞洲為藍圖,展出31位國際著名的藝術家的作品,一方面是索卡藝術的館藏,一方面由策展人邀約藝術家參展。主題『雲端』取自於最近很熱門的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科技,意味著索卡藝術中心嚮20周年邁進的自我期許。
-
這裡有光 - 杭州當代藝術展
2010.03.06 - 04.25
臺北索卡藝術中心所舉辦的《這裡有光 - 杭州當代藝術展》,邀請杭州當代優秀藝術家:桑火堯、顧黎明、余旭鴻、王之博、葉凌瀚共五位深具潛力之藝術家展出自己近期新作,並赴臺參與開幕,多元的形式包含了繪畫、錄像等。此展選取當代藝術中對中國的傳統藝術進行反思,面對急速的城市現代化進程,以當代藝術形式來進行傳統與現代的交替與轉換。 -
點點與骨髏頭頭 - 日本當代藝術聯展
2010.02.02 - 02.28
持冢三樹Miki Mochizuka、南川史門Shimon Minamikawa、竹﨑和徵Kazuyuki Takezaki、瑪雅西威Maya Hewitt、奧村雄樹Yuki Okumura等;他們大都出生於70年代,而日本伴隨全球一體化而日漸活躍的多元文化融合,五位藝術家不斷地探索於各種前衛的行為藝術以及多元媒材的表現形式,因而不再具有單純的民族符號及文化屬性,他們的作品體現了從社會心理到個體心理經歷著多層次、多方位的深刻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