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 7.5%

    2012.06.30 - 08.19

    中國經濟的“增長”從原來預計的的保8 %下降到今年第二季度的7.5%,從這個經濟增長速度來看,似乎已經表明中國進入一個經濟慢速增長時期。歐債危機持續膠著,國內通脹仍然不減,地方政府債務存疑,房地產市場仍需調整……這些變化,引發我們對中國經濟是否會出現日本經濟“停滯十年”的擔憂。經濟的“慢速增長”即將帶來的預想空間遠比藝術生態的預想空間大得多,在這樣的主題下以藝術的名義來關注藝術生存、藝術性質、信心、機會概率及生存策略是展覽所要指嚮的問題。
    查看展覽詳情 >>

  • 索卡視界 - 20週年展

    2012.05.05 - 07.01

    2012年的5月5日,在享譽國際的兩岸藝術家們的祝福下,索卡藝術中心將迎接20歲生日。在此慶祝20周年之際,將以「索卡視界─20周年展」為名,從回顧歷史中展現經典,以百年東方卓越藝術家為主軸,這些年伴隨著索卡成長的一代大師林風眠、朱德群、趙無極、劉國松、尚揚、王懷慶、洪凌、徐冰、於彭、毛旭輝、蔡國強、以及展望,12位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國際級藝術大師作品將齊聚一堂。共同見證現代東方與當代藝術潮流的演進與轉變,以及索卡藝術中心20歲的成年禮。
    查看展覽詳情 >>

  • 在色彩與情感之間

    2012.04.14 - 05.27

    放眼中國的藝術界,利用抽象的形式與語言作為個人創作的表達,王易罡可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三十年的創作歷程,王易罡從西方抽象立體主義出發,走過了具象波普圖像式的挪用與並置,再逐步返回抽象表現的藝術語言,進入與中國傳統山水圖式的對話。在不同的創作階段,王易罡不斷地尋求自我挑戰與突破,表現出藝術家繪畫風格的多元與創新。
    查看展覽詳情 >>

  • 凝視 - 藝術家聯展

    2012.03.31 - 04.29

    ​此次參展的臺灣年輕世代藝術家─曾圣惠、周代焌、蔡孟閶、何采柔,透過觀看與再現,從某種東西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穿越、遺落、轉換,總或多或少的失去掌握,也許因為這個世界處於一個曖昧不明的狀態,被迫頻繁調整舞步的他們,看見了自身以及整個社會無感現象,進而體會出更多的不確定性、個體與群體、交錯與失衡、隔閡與差異,從自我觀點裡進而反映出個人創作的共性。
    查看展覽詳情 >>

  • 己已導嚮 - 而立與不惑的情感樣態

    2012.03.03 - 04.07

    雲南這個80後的藝術群體與自然有著非常親密的關系,綠色是他們作品中體現的共性特徵,我發現並推崇這種在當代城市生活中具有文化價值的特徵,並在推介他們的作品時把它稱之為“綠色價值”。但這種價值的完整體現並確立需要一個過程,我們所能做的是嚮社會宣布這一發現,以此鼓勵他們重視這種共性經驗,繼續深入,不能放棄。此時,他們需要吸取70版的經驗教訓,當我們還相對弱勢和稚嫩的時候,更應該依靠整體性的力量去突破,建立完整的語言體系或文化體系,而絕非單打獨斗,否則還會面臨找不到文化歸屬感的危險。這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藝術史經驗,諸如整個“八五思潮”,就是靠這種群體性的力量推動了中國文化的變革,改變了新時代的文化面貌。當時的群體熱,其實就是各個地區一些亦師亦友的藝術青年聯合營造的個性語言生態。藝術群體在全國各地相繼冒出,才奠定了今天當代藝術的基本格局。在中國的特殊文化環境下,這種經驗會延續和保留下去的...
    查看展覽詳情 >>

  • 跑邊線 - 藝術家聯展

    2012.02.25 - 03.25

    香港,被譽為東方之珠的國際城市,是亞洲貿易金融樞紐、美食購物天堂,歷經中、英文化的洗禮,形塑出獨有的人文精神。然而,長期追求商業經濟繁榮之時,卻忽略了藝術范疇的經營,讓香港藝術長久以來處於邊陲地帶,未受到應有的重視與發展。因此,臺北索卡藝術中心特別與香港安全口畫廊合作,在2012年2月舉辦「跑邊線─香港新媒體藝術展」,希望能讓觀眾看到香港青年藝術家致力於創作的毅力與熱情,以及他們企圖「跑」出重圍的勇氣與創意。
    查看展覽詳情 >>